none2

南糯山古树口感与帕沙古树口感的对比

南糯山爱妮族

南糯山与帕沙同处西双版纳勐海茶区,都属于格朗和哈尼族乡,南糯山与帕沙这对“近邻”却以截然不同的味觉表达,诠释着普洱茶“一山一味”的奥妙。这两座茶山的古树茶在香气、滋味、气韵上展开了一场精彩较量。

香气

南糯山古树茶以标志性的“蜜兰香”闻名。干茶即带清雅花香,冲泡后香气渐次舒展:前调是沾着晨露的野兰香,中调转为蜂蜜水浸润山花的甜润,尾调残留着炒瓜子般的烘烤香。这种香气如温婉的大家闺秀,始终保持着优雅的平衡感。

帕沙古树茶则展现出更具张力的“复合香”。深闻茶香,有颗粒的质感,开汤瞬间迸发的野兰香裹挟着青芒果的果甜,三泡后浮现出类似雪松的木香,待茶汤稍凉,杯底竟凝结出鲜奶油的乳香。这种香气如交响乐般跌宕起伏,带着原始森林的野性气息。

滋味

南糯山的茶汤以“柔中藏锋”著称。有勐海的硬朗,又有易武的细柔,入口如丝绸拂过舌尖,清甜的冰糖韵在口腔化开,但吞咽瞬间的微涩感提醒着它的筋骨——这种涩感如春雪消融,转瞬即化为绵长的回甘。其滋味像极了一位内功深厚的太极宗师,看似温和实则劲道暗藏。

帕沙茶则展现出更硬朗丰富的口感,前两泡的茶汤饱满如米汤,层次丰富,甜润沁心,带着山泉的清冽;三泡后茶气陡然增强,极其轻微的凉苦与野蜂蜜的甜润在口腔对冲;七泡后的尾水竟奇迹般浮现薄荷凉意。

汤感

南糯山茶汤以“纯净细腻度”取胜。入口即化的质感中包裹着细腻的果胶,饮后喉间似有清泉流淌,带来“温泉水滑洗凝脂”的舒适体验。

帕沙茶汤则以“厚度丰富”见长。入口如含一口野山菌浓汤,吞咽时能清晰感受到茶汤的重量感。

转化

南糯山古树茶陈化五年后,蜜香逐渐转化为干枣甜,茶汤愈发油润,涩感完全退去,呈现出“老白汾酒”般的醇厚。

帕沙茶则走“野性驯化”路线:新茶的锋芒在十年陈期中渐次收敛,青果香转为乌梅香,茶汤厚度不减反增,尾段的薄荷凉感愈发清晰,最终达成狂野与沉稳的绝妙平衡。

此次南糯山古树口感与帕沙古树口感的对比,用了一濮古树茶品鉴法的里面的香气、滋味、汤感,前三部分进行了细致比较,再从收藏转化的角度给茶友一点建议。


分类

来自

最近更新

new